快来学习习近平的“开学第一课”

作者:学习大军      来源:原创      2024-09-02 10:24:58

  这几天,全国各地中小学都陆续开学了。作为新学年的开始,每年的这个时候,“开学第一课”都广受关注,足见大家对教育这一民生大计的普遍重视。在这个特殊节点,9月1日出版的第17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也可以说是给所有人的“开学第一课”。这篇来自于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9月10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节选,把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根本性问题都讲清楚了,既是教育工作者的必学“教材”,也是我们普通人如何看待教育这件大事的一次“辅导课”。

  “三全育人”,聚焦教育首要问题。文章强调,“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要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不断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自古以来,我们国家始终把教育当做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来抓,《礼记·学记》当中,不论是“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还是“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抑或是“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都从不同层面点明了教育对国家、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意义。而教育的成败,核心在人,在于培养出什么样的人。从习近平总书记这段讲话中,我们可以很清晰地感受到,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教育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点不必隐晦,也决不能含糊。特别是从国际环境看,中国依然面临着诸多严峻的风险挑战,有的是惊涛骇浪,有的则是暗流涌动,其中就不乏许多重点针对我们国家教育领域的渗透甚至破坏。这些人居心叵测,危害巨大,企图动摇的是国之根本,必须引起高度警惕。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理念,就是要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决不能让宵小之徒有可乘之机。

  “六个下功夫”,说清如何培养人。文章指出,“我们要培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基本素质和精神状态,应该如何培养,关键是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我们培养的人,必须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要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二是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要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三是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立德为先,修身为本,这是人才成长的基本逻辑。要坚持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品德润身、公德善心、大德铸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四是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学习知识是学生的本职。要教育引导学生珍惜学习时光,心无旁骛求知问学,在学习中增长见识,丰富学识,沿着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进。五是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要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远志向,历练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具有勇于奋斗的精神状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做到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六是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全面发展。要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这六个方面组成了“如何培养人”的答卷,家长和师生们,可以一一对照,从而找到正确的定位,及时纠偏,改进提升。同时,我们还能够从这“六个下功夫”中读到的是,抓好学业、掌握知识只不过是衡量成功的“六分之一”,思想、情怀、品德、精神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更加任重道远。

  “一个目标”,贯穿各环节各方面。文章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祖国的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毋庸置疑,我们需要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然而,我们还需要在这前面加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样的定语,如此才能够完整、准确描述教育工作的目标。我们从小就知道“德智体美劳”这五个字的要求,但真正做起来却很难,学生难,教师也难,更难在建立和落实与之相匹配相适应的教育体系、培养体系。特别是当下,教育领域的“内卷”足以引起我们深刻反思。“内卷”是什么?“卷”的核心还是成绩,是对“智”的片面的唯恐落于人后的极致追求。但我们往往忽略了,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应该要把“德”字摆在首位,“立德”然后再“树人”,而且是要培育全面发展的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目标任务,仍有很多机制体制问题需要破解,需要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浪潮中,锚定方向、咬紧目标,直面问题,勇于打破存在于教育领域的不良惯性,打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

  “五个体现”,为教材建设指明方向。文章强调,“要注重教材建设。教材是传播知识的主要载体,体现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体系,是老师教学、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教材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求,体现中国和中华民族风格,体现党和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体现国家和民族基本价值观,体现人类文化知识积累和创新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重视教材建设,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专门指出要“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今年5月,他在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中再次强调,要“构建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教材是规范教育的主要遵循,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载体,承载了来自党和国家、学校、社会多方面的厚望。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小学教材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第一部教材还要追溯到1951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仿照苏联教材编写的第一套全国通用中小学教科书,五年之后,人教版推出了第二套中小学教材,才实现了教材完全由新中国教育工作者自主新编。从最初的全国统一使用人教版教材,到后来苏教版、北师大版、湘教版、鄂教版等多套教材并存“一本多纲”,再到现在的全面统一使用“部编本”语文等教材,这些教材不仅给一代又一代人留下了学生时代的深刻印记,更见证了中国教育的发展和进步。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自然要有与之适应的教材作为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对教材建设提出的“一个坚持”和“五个体现”,不只为教材建设指明方向,实际上也为用好教材、讲好课程、育好时代新人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定下基调。

  教育无小事,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在不同场合用到这样的比喻:“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教育工作事关一个人的一生,更关于国运,因此不能仅仅用一份职业、一项生计去简单看待它,而应当有更高的追求、更神圣的使命感和更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新学期开学之际,广大教育工作者当共勉之。(文/学习大军,2024年9月2日)微信公众号:学习大军 微信ID:xuexidajun

<script charset="UTF-8" id="LA_COLLECT" src="//sdk.51.la/js-sdk-pro.min.js"></script> <script>LA.init({id:"Jitj3V0abALAa7hk",ck:"Jitj3V0abALAa7hk"})</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