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在这里的密集调研饱含深意 —— 六十二评《习近平在上海》系列采访实录之《习近平同志对党的历史和传统的尊重是发自内心并一以贯之的》

作者:学习大军      来源:原创      2024-10-31 10:44:34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句话道出了调查研究的重要性。解放日报社副总编辑缪毅容在《学习时报》刊发的《习近平在上海》系列采访实录中回忆说:“习书记到上海的第一个月,就开始密集调研,而且每个点都是他亲自选择,饱含深意。”今天我们来看习近平同志当年的密集调研都关注了什么,传递了哪些深意。

  传递发展信心。缪毅容回忆说:“在瞻仰中共一大、二大会址的第二天,(2007年)3月31日,习书记将首次调研选在浦东新区。当时,上海刚发生社保资金案,牵涉范围很广,外界对上海有很多议论,有一种说法就是此案可能会影响上海改革开放的进程。在这个时候,习书记选择到浦东调研,肯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习书记参观了浦东新区展览馆,察看了外高桥港区和保税物流园区,走访了通用电气(中国)研究开发中心、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等企业。习书记讲到,上海正站在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我们要按照中央确定的上海发展战略目标,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习书记还特别强调,改革开放是发展的根本动力,上海有责任继续当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行胜于言,习书记通过这次调研,站在浦东这个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以鲜明态度回答了外界的疑问,明确告诉大家:上海改革开放的窗口不会关闭,改革开放的步伐也不会放缓。”发展是第一要务。经济繁荣发展,国家兴旺发达,老百姓才能安居乐业;经济低迷萧条,老百姓的生活质量也就得不到保障。发展好经济,老百姓的钱包鼓了,国家事业也能够蒸蒸日上。当年,社保资金案发生后,上海人心浮动,外界也有不少人担心这个案子会影响到上海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进程。习近平的这次浦东之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一是为了了解上海改革开放发展现状,二是为了“安定人心”,打消人们的疑虑,提振士气。他的这次调研,鲜明向外界释放了上海改革开放不止步、不减速的信号。他在浦东这个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强调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提出“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要求,正是在向各界传递上海继续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的发展信心。

  明确为谁发展。缪毅容还说道:“在浦东调研三天后,2007年4月3日,习书记到杨浦区开展调研。这次调研以民生为主题。他来到殷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前来就医的居民亲切交谈,关切地询问‘药费贵不贵?’‘看病方便不方便?’在街道敬老院,习书记关切地询问老人们的生活起居情况,叮嘱工作人员要照顾好老人,让老人快乐地安度晚年。他还来到智障人士‘阳光之家’,在得知智障人士每月通过一些简单的劳动能有一定收入用以减轻家庭负担时,习书记非常高兴。调研结束时,习书记说,解决民生问题,重心在基层。要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努力把民生问题解决在基层,进一步畅通为民办实事的民情反映渠道,拓展为民办实事的领域,加大为民办实事的投入力度,落实为民办实事的工作责任,完善基层服务和管理网络,健全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他还要求各级党政干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锐气,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多办顺应民意、化解民忧、为民谋利的实事好事,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习近平常提及,“以人民为中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党和国家想方设法发展经济,为的不仅是在国际社会争取话语权和主动权,更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加美好幸福的日子。不可否认,我们在住房、医疗、教育等民生领域仍然存在不少短板,这也一直都是党和国家最关心的民生问题。习近平始终坚持通过实地调研,听民声,解民忧,了解老百姓急难愁盼,并据此要求相关部门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关注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关怀老百姓家庭幸福,让老百姓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这正体现了我们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初心。

  怎样实现发展。缪毅容还回忆说:“4月24日,习书记前往宝山区开展调研。宝山区是宝钢集团的所在地,这次调研主要是针对国企发展开展的。习书记首先听取了宝钢集团的情况介绍,随后察看了不锈钢生产线,并同生产线上的工人亲切握手交谈,了解情况。在调研中,习书记指出,上海正处在加快推进‘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关键时期,要按照中央要求,继续发挥好工人阶级‘带头羊’作用,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抓好国资国企改革和发展、抓好非公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上海的民营经济发展是比较早的,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像当时的社保资金案就与民营企业有一定的关联。习书记通过这次调研,对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的发展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在他看来,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不能偏废,既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切实增强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和控制力,进一步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也要积极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同时积极引导、加强监管,促进民营经济健康成长。”国企、民企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国字号”企业敢于担当,在强化基础设施、提升城市配套、提供公共产品等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宏观调控能力是不可取代的。而上海民营企业家敢拼敢赢,也为上海改革开放作出了很大贡献。习近平初到上海,快马加鞭调研国企,同时强调民营经济的重要性,肯定和认可两者对上海发展的贡献,进一步巩固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有效夯实了上海的发展根基。

  每一场调研,都不可能是一时兴起,必定都师出有名。而深刻领悟调研背后的深意,就成为调研组成员“出门调研”前的必修课。领悟得越深,调研的步子就迈得越实,调研的工作成效也就越好。(文/学习大军,2024年10月31日)微信公众号:学习大军 微信ID:xuexidajun

<script charset="UTF-8" id="LA_COLLECT" src="//sdk.51.la/js-sdk-pro.min.js"></script> <script>LA.init({id:"Jitj3V0abALAa7hk",ck:"Jitj3V0abALAa7hk"})</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