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糊涂账”变身“明白账”——柘荣县破题发展 规范村财管理制度

作者:黄坛容      来源:原创      2020-11-19 11:57:01

  柘荣县“一年一审一结”审计组认真审计中

  90年代末,在没有信息年代的犄角旮旯小山村,“村务公开栏”算是笔者人生中第一次接触到的“新闻”。那时候经常会跟着长辈,双手交叉背在背后,有模有样的研究着墙面上贴的“xx村本年度开支”下的一大串不认识的数字大报。上初中之后,再回村里看看这些公开数字,发现老乡对于看这些数字很积极,但并非所谓的研究,因为怎么算,如何算,谁说了算,都不太清楚的。

  然而,村民积极是对的。因为村里的财务开支、收入等都是关乎村民和村集体的利益。如何做到让村民了解,清楚并监督墙面上的数字呢?

  随着“村账乡代管”等制度的实行,村级财务管理逐步得到规范提升。但是问题也相继而出,如农村专业人员缺失,无法实现会计和审计不相容的岗位分设原则,经常出现既做“裁判员”又做“运动员”现象;因农村办公人员队伍专业性不强等特殊性,造成按照制度办事的观念不强,账务问题无法统一;监管机制不到位等。诸如此类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日渐凸显,改革势在必行。

  村民在村务公开栏围观上个月财务收支情况

  近年来,柘荣县立足本县实际,对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制度改革进行积极探索实践,在福建省首创“一年一审一结”村级财务审核制度。该制度打破固有模式,在日常工作、办公人员、审查等方面下功夫,加快了村财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让“墙上的帐”变成村民可懂、可审的“明白账”。

  “改三行一 以审促改”

  所谓“一年一审一结”,指的是改变原先的“三年一审”为“一年一审”。即在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的基础上,每年重点审计20个村,随机抽审20个村,针对村干部在任期间村级账务进行审计规范。原先“三年一审”周期比较长,个别村容易抱侥幸心理态度,对财务管理问题不重视。该制度的实施有效避免了上述问题,尽量将监管辐射到每个村和村干部任期上。

  村级财务管理培训会

  “一年一审一结”,更突出做到“一结”。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纳,以问题为内容,对相关人员开展审计培训。目前已开展培训9场,参训人员680人次。“以审促改,审改并举”的措施进一步提高业务人员财务水平和职业素质,盘活村级集体经济。

  “阳光下的明白账”

  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柘荣县在开展“一年一审一结”工作的过程中,率先在宁德市全面运用“互联网+阳光村务”平台,做到审前公示,审后公开,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和质问,充分落实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2020年通过“互联网+阳光村务”微信公众号发布动态信息15515条,构筑了一道防火墙,推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良性生态。

  2016年以来出台的“三资”管理文件

  联动指导,补齐管理短板

  在柘荣县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柘荣县“一年一审一结”工作已实现全县9个乡镇全覆盖。在政策上,2016年至2020年,出台一系列相关措施和办法进一步强化保障;在执行力度上,将村集体财务管理工作作为乡镇党风廉政建设考核的重要内容,乡镇党委、政府对辖区内村集体财务管理工作负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在队伍建设上,将工作经费列入乡镇财政预算;在技术上给予支持,开展各类村级财务业务知识专项培训。以制度保障管理,以权责明确管理,以培训促进管理。在党委、政府领导下,补齐“一年一审一结”管理短板,保障制度的有力实施。

  ”‘回头看’是监督管理的重要补充,我们经管站人员会不定期抽查,对审计中发现的重点问题及整改情况,特别是村级重点专项资金,采取工作通报、个别谈话等方式进行跟踪回访,指出不足,督促整改,规范操作。杜绝应付敷衍的形式主义问题,巩固‘阳光下的明白账’。”柘荣县农业农村局经管站负责人杨华说道。

  (文:黄坛容 柘荣县农业农村局供图)


<script charset="UTF-8" id="LA_COLLECT" src="//sdk.51.la/js-sdk-pro.min.js"></script> <script>LA.init({id:"Jitj3V0abALAa7hk",ck:"Jitj3V0abALAa7hk"})</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