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赞赏这些后生们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青年之于党和国家而言,最值得爱护、最值得期待。最近,一场大赛吸引了众多眼球——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它由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省级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旨在为中外大学生创新创业、交流合作提供平台。今年的大赛共吸引153个国家和地区2000多万名大学生参加,其中国际学生近4万名,总决赛已在上海举行。近日,25名参赛学生代表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参赛的心得体会,表达投身创新实践、勇担时代使命的决心。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回信,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并提出殷切希望。
青年常为新,青年也最能为新——习近平指出,“你们以大赛为平台,用在课堂和实验室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创新实践中增本领、长才干,在互学互鉴中增进中外青年的友谊,这很有意义。”青春总是与时代大潮同向同行,青年总是创新发展的先锋力量。2024年10月15日,在以“我敢闯,我会创”为主题的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总决赛上,来自国内外高校的6支参赛团队同台竞技,最终上海交通大学的“哪吒——全球首个‘海空一体’跨域航行器平台”项目夺冠。“科研是一个持续创新的过程,创新不能闭门造车。”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哪吒——全球首个‘海空一体’跨域航行器平台”项目团队成员金羽飞表示。通过比赛,参赛的大学生们得以和各领域专家、企业团队以及其他学校的师生进行交流互鉴,从而收获新的思路和想法,为下一步科技创新积蓄灵感。当今社会,新产业蒸蒸日上,新业态层出不穷,年轻人施展才干的空间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希望青年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期盼,抓住机遇,在实践中获友谊、品真知、得收获。
奋楫者先,创新者强——习近平强调,“创新是人类进步的源泉,青年是创新的重要生力军。希望你们弘扬科学精神,积极投身科技创新,为促进中外科技交流、推动科技进步贡献青春力量。”中华民族是历史悠久、饱经沧桑的古老民族,更是自强不息、朝气蓬勃的青春民族。我们始终有着“自古英雄出少年”的传统,始终有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情怀,始终有着“江山代有才人出”的信念。习近平总书记也常言:“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舞台上,青年科技人才是重要生力军。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的进程中,高水平创新型人才扮演着核心角色,其中青年科技人才凭借丰富的创新精神和活力,成为人才队伍的关键力量,肩负着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战略使命。参与港珠澳大桥建设的青年突击队,啃下沉管预制、最终接头等“硬骨头”;以年轻人为主体的中国海油“深海一号”开发生产团队,攻克多个技术难关,推进我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能力进入“超深水时代”;沈飞第一批“罗阳青年突击队”成立后,航空工业累计超37万人次青年参与其中……中国的青年是有伟大创造力的青年,他们以青春之我肩负起国家和民族的希望。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习近平还提道:“全社会都要关心青年的成长和发展,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氛围,让广大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广阔天地中更好展现才华。”青年是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群体,他们拥有无限的潜力和可能性。动员全社会关心青年的成长和发展,是对青年最好的呵护与支持。这就要求相关方面给政策、给机制、给资源,营造出良好创新创业氛围——鼓励青年勇于创新、勇于实践,让他们敢于挑战自己、超越自己,为国家的发展和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支持青年创新创业,为他们提供政策扶持和资源保障,为他们搭建各类交流合作平台,让青年们在创新创业中放飞梦想、展现作为,在相互学习和竞争中不断成长。同时也要求相关方面在工作中完善人才评价体系改革,克服唯论文、唯帽子、唯奖项等顽瘴痼疾,充分释放青年的创新潜力和创业动力,为广大青年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平台。总书记对青年的这份关爱,寄托着党和国家的殷殷期望,全社会都要动起来,各司其职地把相关工作做好、做实。
“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千百年来,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涌动,青春的创造,始终是推动中华民族勇毅前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力量!今天,我们新一代青年更要拿出敢为人先的锐气,在各领域上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文/学习大军,2024年10月18日)微信公众号:学习大军 微信ID:xuexidajun